作者:白丁 & Vicent Zhao,极客web3;编辑:Faust,极客web3;原文链接:解读Stable++:RGB++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
加缪曾在《鼠疫》中说:“要打听一座城市,无外乎看那里的人怎样工作,怎样相爱,又怎样死去”。如果要考察一条公链的生态,人们最先看的必然是有多少 DeFi 协议、多高 TVL、多少应用场景。可以说,DeFi 数据直接反映了公链的兴衰,这套评判标准虽然像 GDP 一样存在诸多不足,但时至今日仍被观察家们奉为首要的参考框架。
在业务模式上,现代 DeFi 离不开最基础的四套件:DEX、借贷、稳定币、预言机,在此基础上还有 LST、 衍生品等,这些东西在 EVM 生态司空见惯,但在 BTC 生态却极为稀缺,为此曾涌现出无数打着 BTCFi 和 BTC 二层旗号的项目方。
但时至今日,**BTCFi 和 BTC 二层身上的诸多缺陷暴露无遗,大多项目只是在比特币生态搭了一条 EVM Chain,dApp 基本都是以太坊迁过去的,俨然有把比特币作为以太坊殖民地的味道。**这些 EVM Chain 在同质化内卷的同时,基本没有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,也没讲出什么有意思的故事。
相比之下,CKB 和 Cardano 等 UTXO 公链可能比 EVM Chain 更具魅力。此前 RGB++ Layer 创始人 Cipher 基于 UTXO 模型的特性,提出了 “同构绑定” 和 “Leap 无桥跨链” 的方案,一度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;结合 Intent 且对订单簿友好的 UTXOSwap、基于等额抵押的 ccBTC、适配多链支持 Passkey 技术的 JoyID 钱包显然也可圈可点。
不过,对于 CKB 和 RGB++ Layer 生态而言,一大重点在于其稳定币系统,作为各类 DeFi 场景中的枢纽,**是否有稳健可靠的稳定币发行协议会直接影响生态格局,此外,能否为稳定币提供合适的流通环境也非常重要。**比如 USDT 最早曾借助比特币的 Omni Layer 协议来发行,但由于 Omni Layer 提供的智能合约环境较差,USDT 最终放弃了 Omni Layer,这说明稳定币只有在完善的智能合约环境下流通才是最合适的。
https://miro.medium.com/v2/resize:fit:1400/0*UyODi0seTG-g3llp
(图源:维基百科)
对此,基于 CKB 的 RGB++ Layer 凭借其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环境以及原生 AA 等周边设施,可以为 BTCFi 生态的稳定币创造绝佳的流通环境。此外,由于许多大户习惯于长期持有 BTC 而非用其频繁交互,如果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同时,使用 BTC 作为抵押物发行稳定币,可以撬动大户们与 BTCFi 产生互动的积极性,提高 BTC 的资金利用率,还可以减少人们对中心化稳定币的依赖。
下文中,我们将对 RGB++ Layer 生态内的稳定币协议 Stable++ 展开解读,**该协议将 BTC 和 CKB 作为抵押物生成 RUSD 稳定币,结合 Stability Pool 保险池及坏账重分配机制,可以为 BTC 及 CKB 持有者提供可靠的稳定币铸造场景。**而结合 CKB 独特的增发方式,Stable++ 可以在 RGB++ 生态内构建欠阻尼系统,在市场波动剧烈时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。
https://miro.medium.com/v2/resize:fit:1400/0*OXfvuJlPfunjKxsb
从工作原理来看,常见的稳定币基本有四类:
https://miro.medium.com/v2/resize:fit:1400/0*FpvpyFt8MLt3JcCG
(图源:The Block)
其中 MakerDAO 是 CDP 模式稳定币协议的代表,**所谓的 CDP 即债务抵押头寸,即超额抵押 ETH、BTC 等蓝筹资产来铸造稳定币,**由于蓝筹资产共识强价格波动率相对较低,基于其发行的稳定币更能抗风险。CDP 模式下的借贷协议类似于 AMM 的 “点对池”,用户的所有动作都与资金池进行交互。